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!connect_header_login!

!connect_header_login_tip!

搜索
赶尸网 赶尸网 湘西赶尸 查看内容

湘西赶尸人又叫赶尸匠,说说早从清朝开始坊间就广为流传各种湘西赶尸异闻

2018-9-8 14:49| 发布者: 管理员| 查看: 914| 评论: 0

赶尸人又叫赶尸匠,是苗族巫术文化里的一种行业,所谓“赶尸”即是利用一些行业里的秘术,技巧,将客死异乡的尸体,带回故土安葬。而赶尸异闻,在湘西地区由其盛行,早从清朝开始,坊间就广为流传各种赶尸传闻。“赶 ...

赶尸人又叫赶尸匠,是苗族巫术文化里的一种行业,所谓“赶尸”即是利用一些行业里的秘术,技巧,将客死异乡的尸体,带回故土安葬。而赶尸异闻,在湘西地区由其盛行,早从清朝开始,坊间就广为流传各种赶尸传闻。“赶尸”也从此和“湘西”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。

这种联系,可从著名苗族作家沈从文笔下窥见一番,沈从文先生曾在《湘西之蛊》中写到:“经过辰州,那地方出辰砂,且有人会赶尸。若眼福好,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,汽车近身时,还知道避让在路旁,完全同活人一样。”

在影视作品里,我们也常见到以赶尸为原型的奇异景象,往往是一个道长站在排前,手里提着锣鼓,叫喝着诸如“阴人借路,阳人回避”这种短句,背后跟着一排或行或跳的僵尸,道长手一挥,僵尸便停下,如果僵尸头上的符被谁不小心扯了下来,僵尸便会四处作乱。

这样的描述未免太过夸张。

沈从文先生大致也这样认为,因为《湘行散记·沅陵的人》中也有写到:“对于赶尸传说呢,说来实在动人。凡受了点新教育,血里骨里还浸透原人迷信的外来新绅士,想满足自己的荒唐幻想,到这个地方来时,总有机会温习一下这种传说。绅士、学生、旅馆中人,俨然因为生在当地,便负了一种不可避免的义务,又如为一种天赋的幽默同情心所激发,总要把它的神奇处重述一番。或说朋友亲戚曾亲眼见过这种事情,或说曾有谁被赶回来。其实他依然和客人一样,并不明白,也不相信,客人不提起,他是从不注意这个问题的。”

这话诚然是在讽刺,《湘行散记·沅陵的人》中更具讽刺意义的还有:“‘五老,那你看过这种事了?’他必装作很认真神气说:‘当然的。我还亲自赶过!那是我一个亲戚,在云南做官,死在任上,赶回湖南,每天为死者换新草鞋一双,到得湖南时,死人脚趾头全走脱了。只是功夫不练就不灵,早丢下了。’‘至于为什么把它丢下,可不说明。’客人目的在表演,主人用意在故神其说,末后自然不免使客人失望。”

由此可见,赶尸一事先不论其真假,谣传之风可谓盛行无比,谁人但凡听说半点故事,都会当庭吹嘘一番,恨不得自己也去赶两年尸,甚至自己去做“尸”让人赶一赶才好。

不过无风不起浪,空穴也不会来风,赶尸确是真实存在的,只是如何存在,就有待商榷。

我们这边苗族很多,赶尸的传闻也听过不少,其中有种说法是,赶尸的“尸”,便是假的,某些神棍为了展现自己“法力高强”,以便敛财,就合人一起演场大戏:让自己的人遮住面部,扮成僵尸,一路随着自己前行到死者的亲人家中,路上有吆有喝,有模有样,迷信者见了,当然称奇不已。到达目的地后,又编个借口让死者亲属回避,比如说需做什么秘法,阳人不可看。死者亲属回避后,又将死者的尸体偷偷换到台上,再让亲属回来亲眼见到遗容,如此一来,赶尸便成了,以后少不了铜钱进入口袋。

可以佐证这种说法的是,在传言中,赶尸的时候,赶尸匠和被赶的尸体,往往都会带着一顶大大的草帽,而低头则作为尸体无力的特征之一,一个带着草帽的“低头族”,脸是什么模样尚且难说,是活是死,就更难分了。这样以来,好像“阴人借路,阳人回避”也顺势成了掩盖骗术的口号,目的是为了让观看者只能远远地望着这一景象,而不能上前仔细观察,好像一旦有好事者上前查看,赶尸之术,就破绽百出了。

所以赶尸之术秘不可传,只有赶尸匠及其徒弟才明白其中奥妙,因为赶尸从根本上就是在行骗。

这样的说法作为参考确是有几分道理,不过如果真是如此,赶尸之术想要流传百年就是天方夜谭了。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这样的骗术一旦被揭开,赶尸匠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得欲盖弥彰,众人哪有还为赶尸辩护之理?赶尸这一行,也就做不下去了。

要谈赶尸一事,我们最好追本溯源地说起。

从前听苗族老太说过,苗族文化里,人死在外地,尸体是一定要带回故土的,因为人死后如若游荡在外,便会变成厉鬼,为祸他人,只有回到故乡,鬼魂才能安心的在地下休息。

其实放眼中华文化,落叶归根的讲究是处处皆有的。

而赶尸一行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是很恰当的,这样看来,我们今天看不到赶尸,是因为交通发达,亲人如若在外地遭遇不测,尸体运输回来并不困难。而几十年甚至百年以前,活人想要归乡,尚且得翻山越岭,何况是死人呢?

我们可以想到,在地势险峻,山况复杂的湘西地带,让亲属的尸体落叶归根的需求应该是不少的,虽然没达到可以让很多人以专业赶尸为身,但愿意掏腰包让人从外地运自己亲属的尸体回来的人,不难见到。

在某些科教片里也提到,大部分赶尸人平时照常下地干活,该干嘛干嘛,到村里有人的亲属出事了,便愿出力赚一份外快。

如果说赶尸人的存在是一种怪象的话,“运尸人”不存在才是一种怪象。

在硬性需求下,这样的职业必然会诞生,所以在解开赶尸神秘面纱的说法中,背尸,运尸的说法,最为合理。

在崇山峻岭中,想要靠诸如推车等机械运输尸体是困难、不可行的,而背尸却是一中困难而可行的方法,具体来说可以是一对一或者二对一搬运,也就是一到两个人负责将尸体背在身上,步行返回故里,一个人太过吃力的话,就两个人轮流背负尸体,直到运回。

运尸的话,可以是担架,将尸体卧于担架上,两人抬着赶路。

这里要提到的是,赶尸异谈里,常提到一个概念“死尸客店。”死尸客店是指在赶尸人的行路上有一种客栈,是专门停放尸体的,这种店里只住赶尸人和死尸,活人不住。在相关的传闻中,死尸客店一年到头都开着门,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动摇,而在死尸客店的大门后,就是死尸停靠的地方。

这样的客店实在充满神秘色彩,但理性来看,这样的客店会有人经营吗?当然不会,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这样的客店不会有人经营。一、死和死尸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是人们所忌讳的领域,开这样的客店会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且不说,单是需要的胆量,就令人却步。二、没有足够的市场,前面说过,赶尸这种事市场不是很大,做生意为的是财,如果一家客店一天都可能接不到一位客人,这样的店如何经营得下去?

所以我们不妨猜测,所谓的死尸客店,不过是山岭里的一些歇脚的地方,或者是间小庙,又或者是像被遗弃的茅庐、山亭这种鲜有人问津的地方。

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,在赶尸一行中,流传出来的一些要领。

赶尸一行,素有“三赶,三不赶”之说,三赶和三不赶说法各异,但共同的基本是:

三赶——

一、受刑罚处死的可以赶。 其中包括被砍头的、受绞刑而死的、站笼死的。说可以赶是因为这些人死得不服气,怨气很大,他们会特别想念家人与故乡,像被砍头致死者,一等到监斩官离开法场,红衣老司(赶尸匠)即行法事念咒语,助手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,再由青衣老司将辰砂置于死者的脑门心、背膛心、胸膛心窝、左右手板心、脚掌心等七处,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,然后用五色布条绑紧。相传,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,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。随后赶尸匠喝一声“起”。尸体便会应声站起。

二、战争中死亡的可以赶。湘西地带自古以来是个战争频发的地区,在部族中,战死沙场是一种很高的荣誉,会得到大家的尊重,所以战死的人,如果尸首回到故里,死者会得到厚葬,死者的亲属也会得到很高的礼遇。帮忙赶尸回来的赶尸匠,自然也是带着一份荣耀去做这件事的。

三、在外闯荡、意外死亡的可以赶,其中意外死亡是指如坠楼、凶杀等物理破坏的死亡,在外闯荡的人自然令家人牵挂无比,湘西是贫瘠之地,希望外出闯荡的人不在少数,更有人年纪轻轻就出去渴望做成一番事业,所以无论是死者还是其亲属,都希望重逢,赶尸匠也就可以承担这个任务。

三不赶——

一、病死者不赶,如果要带回尸骨也要在外火化后,才能将骨灰运回来。

二、自杀者不赶,就好像投河的或者上吊的是不能赶的,说法是自杀的人怨气很重,容易化为厉鬼,就连赶尸匠也不能把控。

三、雷打火烧的不赶,赶尸匠认为,被雷击中而死的人,罪孽深重,本来就是受天之罚,而天意自是不可违的,如若将这样的尸体赶回来,对自己和对死者的亲属都有不好的影响。火烧则是因为在火中烧死的人,一般皮肉尽毁,模样恐怖,就连家属也不一定认得出是否是死者本人。

在分析这样的禁忌中,我们可以发现,那些可以赶的尸体,往往都是肢体受物理分割的死法,这些死法中,死者的尸体基本都处于有人发现,有人照看的状态,利于保存。而不赶中,尸体基本都是无人照看,任其腐朽,或者干脆就携带着病菌。

这就契合了我们之前“运尸”的观点,在运尸中与尸体近距离的接触是少不了的,所以那些不能赶的尸体,都是会在近距离对赶尸匠产生威胁的尸体。试想为了碎银几两外出赶尸,还被尸体感染了瘟病,也太不值当了。

说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提到在赶尸中要注意到的关键问题——防腐。

湘西地带湿气重,赶尸又需在山间行走,这样的环境下,尸体如果不经处理穿梭于荒郊野外,不超过一个星期便会面临严重的腐败问题,到时候死者生前就算不是病死,尸体也会携带各种病菌了。

那么在赶尸或者说运尸过程中,该怎样做到防腐呢?有学者认为,湘西的山野间生长着各种草药,这些草药是苗医体系中的防腐剂,其中,有一项是对尸体做去水处理后,进行草药熏蒸,尸体就可以长时间不腐烂。这样的说法模棱两可,谁知道这里的草药究竟是什么植物?更何况尸体如果进行去水处理,本身就具有不错的防腐效果了,草药还有什么意义呢?这里我再次引用沈从文先生《湘西之蛊》的的句子:“经过辰州,那地方出辰砂...”这里的辰砂,就是朱砂,湘西古来盛产朱砂,而朱砂是练汞(水银)的主要原料。汞是著名的防腐剂,能使蛋白质变质,让包裹在细菌外面的蛋白质丧失生理活性。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人用水银保存将士的尸体了,而到赶尸这一行中,人们有什么理由不使用当地很容易炼制的水银来保存尸体呢?讲到这里,防腐之谜也可以说是昭然若揭了。

吉首大学副教授陆群著有《湘西赶尸》一书。她认为,赶尸不在于技术的真实,而在于职业的真实。

总结下来,我的观点和这位教授是一样的,在赶尸一行中,手法技术可以是多样、千奇百怪的,我们很难去考证,这些手法里哪些是主流的,哪些是虚构的,但我们可以知道,赶尸一行是确确实实的真实存在的,在鱼龙混杂的声音里,我们无需判断每一种声音的真伪,谁知道几十年前的某个昏暗的雨林里,会不会有一位道长带着尸群匆匆走过呢?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精彩导读
科技快报
关注我们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赶尸网 ( 苏ICP备15616733号  

GMT+8, 2024-4-18 18:15 , Processed in 0.084388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